同時存在於地球上的6個次元裡的3D,4D和5D界面中,有1D的泥土岩石-統稱礦物質,2D的植物,存在於3D的人和動物之間,是x’y’Hz>波頻的世界或頻率,主要特徵是競爭(輸贏比試,比較),對立(優越高低之分),打仗(武力施壓,征服控制),互相攻擊(暴力,嗜血,像野生動物),是一間野蠻粗暴的星球學校,類似問題少年收留所或感化院,更嚴格的來看也是一家銀河系邊疆的精神病院,就像以前的中國皇帝和英國國王把難調教的罪犯和暴徒送到遙遠的沙漠地帶或南部的蠻人地區和其他未開發的澳洲和北美洲那樣,讓這些人愛怎麼鬧就怎麼鬧,無法管。


因此,不能說人類過去七千年的歷史是文明史,其實是戰爭史,即使暫時沒打仗,也是在備戰和防禦,從來就沒有放心地過太平的日子(幾乎全球各地的狀況都類似,連深山裡的土著部落也會互相攻擊侵犯),至今還是有這種威脅,而且還是可以毀滅全球人口的核子大戰,生化戰,細菌戰等等可以滅族滅種的武器。還好這種威脅(促進戰爭和動亂)的源頭已經被找出來,就像醫生找到細菌或毒瘤的病源那樣,可以時刻注意這些病菌的活動,不讓細菌蔓延開來。如果不是少數人的神經有問題,聰明到很變態,多數愛好和平的人怎麼會去做這種事,怎麼連小孩,婦女,老人,教師,平民,上班族等等都可以殺,只為了自己的理想,權力和利益?


被人類淘汰後的3D星球成了星球B,可以是不遠處另外一顆類似舊時代的地球的3D星球,也可以是地球未來的敗壞地表,暫時無法投胎回到4D星球A的靈魂就會先到另一顆星球B投胎,銀河系裡總是會有這樣的容身之處,讓這些人繼續打殺,玩他們的戰爭和政治遊戲,滿足他們的變態心理。


新的4D星球A的頻率是z',y',vHz的,頻道更寬敞開放,像網路的頻寬那樣,可以更快速吸收和過濾大量訊息,不論曝光度多或少,只要肯去找就會有,很少隱瞞的秘密,當然也可以做更多的事情。這種意識頻率特徵是和諧(強調合作雙贏)與可以實現真愛的世界,一方面是對待所有生命的博愛,盛行吃素避免給其他生命製造痛苦,另一方面是人際關係和感情上的真愛,不論是對待家人,親戚,朋友或伴侶都一樣,尤其是在愛情上的觀念有突破性的新認知,不受婚姻制度的捆綁,又能自律地獻出不佔有的真愛不傷害彼此,比起防禦性企圖控制對方的婚姻制度更能體現真正的愛心和雋永的愛情,開始有人能夠理解這種概念,相信有這樣的事,可行可實現,也找得到,只要有尋找同樣心理素質有同類想法的人,就能實現,不再是小說和電影裡的虛構理想僅供觀賞和羨慕而已。
4D人死亡時就像是躺下去休息睡午覺那樣完全沒有痛苦不悲哀,而且可以預知和自行決定什麼時候要離開,離開後還是可以聯絡
,不像3D人那麼悲哀,痛苦,想念又見不到。
再上一層的5D世界就是所謂的天堂或香巴拉世界,頻率又不一樣,更幸福,才藝更高,知識更豐富,科技當然也更先進。最高層的6D在空中或大氣層裡,也在香巴拉總部的內院最核心的地方,天上的部份正在建構中,或者換句話說,進入4D世界裡的人開始可以看到天上的美景或6D天界的影子,只是影子而已就已經是美到讓人咋舌,嘆為觀止了,簡直就是很虛幻的天外仙境,人的想像力再強再好再天馬行空也想像不出真正的天界模樣。

本文通過這兩度空間裡的人會表現出來的思想行為來分辨出這兩度空間的不同性質,方便個人去確定自己還活在3D世界裡還是已經跨越進入4D世界。


3D以外的世界


你有沒有想過,在3D以外的世界裡,思想可以立刻顯化成為事實?


這顆星球一直都是3D的世界,空間不一定是指長寬高的地方,而是指一種頻率或一種實相的環境。

 

3D的實相環境是很物質化的,次元越高的實相環境就越是去物質化,更多的乙太性質。

 

4D環境還是有物質的表面,但是卻比3D的物質還要稀薄可塑造(不那麼僵硬頑固,轉變緩慢),5D的環境就不再是物質的了。

 

我聽說過這些不同空間環境之間的差別,最好的解釋如下:

 


3D界面

 

從無到有的過程是:靈感>>思考>>情緒>>努力>>實現

 

要從零開始就必須有某種意願要完成某些目標,先要思量計劃,想像要完成的細節,然後還要覺得很需要得到,就願意去做,開始動手來製造,隨後實現了自己夢想中的成品。

 


4D界面

 

從無到有的過程少了一個步驟:靈感>>思考>>情緒>>實現

 

也就是不再需要使力去做,勞力已經不再重要,一旦感覺出來,期望某些東西,就會得到。

 

(註:要辦到這一點需要大環境的配合,這樣才有空間的可塑性去變現用想就可以變出來的東西。不過,有這樣的大環境還得配合居民的思想素質才行,如果思想和產生的念頭(起心動念)沒有紀律或善根,就會天下大亂,後悔內疚想錯東西造成傷害,或者無法彌補,面對業力的回彈由自己去承受。這個有慈悲又有智慧的機制必須確保居民本身的思想有紀律可以控制自己不做傷害別人和自己的事情的時候,神性的魔棒才會送到這個人的手中,要不然就只能在夢中的實驗室裡玩,要怎麼玩怎麼搞多麼亂都可以,反正都是紙上談兵,沙盤推演,不會直接和實在地影響到任何一個空間裡的生命)

 

(註:這也是秘訣要教我們的事,問題是很多人都太快放棄,也沒有足夠的熱情和念力去深化整個變現的過程,因為沒有耐性和毅力,也不夠專注,力道渙散)

 

可以觀察出來的是,這顆星球和大部份的人都已經進入4D的頻率範圍內,很多事(秘密)不需要太長時間就可以實現(曝光穿幫),你的感覺和期望決定了事情的結果。如果你害怕,你就有很多要面對也讓你害怕的事情,如果你激動,也很快就會遇到讓你激動的事實。原因是因為線性時間在瓦解當中,該花多少時間去實現一件事和計劃已經不是那麼重要的因素了,因此,清理和轉移時線的過程必須先抖出每個人的情緒來處理過濾一番,那些一直都生活得舒適安穩卻膚淺的人忽然間發現到以前都掃進地毯底下的東西都被翻過來面向自己,潛在的恐懼就擺在他們面前不得不面對,處理,克服。

 


5D界面

 

從無到有的步驟又少了兩個:靈感>>思考>>實現

 

意思是說,想到或計劃好了就可以實現,不必動手去做或者要勵志演說家來給自己打氣。
不過,4D裡的計劃需要你相信會實現才會起變化去落實展現,
在3D世界裡,你必須動手去做,計劃才能實現,
在5D界面裡你只需要靠想的就可以了(註)。當然,現在的人還沒進化到那種程度,如果馬上就能夠發展得這麼快的話,到處都會有災難,如果每個人都能(有智慧有紀律)自行處理事情,也管好自己成為(人格正直)完整的人,內部達致協調(不混亂無矛盾拉扯等等扭曲),這一切超自然現象就有可能發生。

 

【註:很多來自5D世界的靛藍人和流浪者(都是有冥想根底的人)因為前世的思考習慣,來到3D世界時也是想得多,做得少(但也沉默寡言,謹言慎行),就很容易被3D人取笑為好高騖遠或不切實際,整天在做白日夢,其實這就是5D人或天堂裡的人每天都在做的事情,看在3D人眼裡卻是不事生產的天真夢想家,所謂夏蟲不可語冰,誤會造就無知,無知加深誤解    

 


6D界面

 

從無到有的步驟簡化到剩下兩個:靈感>>實現

 

也就是說,連思考都可以省起來,不需要做決定和選擇該做什麼和怎麼去做,(感覺)有需要就變現出來。

 

(註:比如說肚子餓了想要吃東西,或者朋友來了要送對方一個見面禮,欣賞某個人要送對方一朵或一束花,都是意圖很單純的念頭,就馬上變出來。要玩虧人或整人的壞念頭也可以,不過功力會快速減弱,頻率降低,壽命縮短,很快就要死亡,死時到下一層頻率比較低的地方如4D或3D或更低的地方去投胎換身,這是不同空間裡的適者生存原理)

 


7D界面

 

到這裡已經沒有步驟,因為靈感就是實現,合而為一了,看不出分別來。因此:靈感=實現=靈感

 

(註:從這裡開始再上去就更深入更完整地合而為一了,差別是能實現些什麼,實現到什麼程度的能力。層次越高的的誤差越小,能辦得到的事就更多,距離也更遠,領域更廣,一切都成正比地擴展)

 

地球正式進入4D(也包括5D)時線裡的日期似乎是2012年尾以前,但也不是突然間跨過去的事情,而是逐步地融入那條時線裡面(逐漸擺脫尾大不掉緊緊抓住不放的黑暗面的勢力或利益糾纏)

 

要再超越和跨越就是另一個選項了。4D時線對一些人來說並不是選項,而是(在投胎以前就)已經準備好參與的遊戲。

 

(註:也有人不只是要提升到4D水平而已,可以是要提升到5D或更高的水平,因為每個人的底子都不同,起點也就不同)

 

現在,這一切都不會自動發生,地球外面一股更強大的力量在協助全面提升地球的頻率,不過,只有個人能實際地展開那個過程去提升自己。

 

(註:霧氣可以籠罩整個周圍環境,但人還是可以決定不要去看霧氣範圍以外的地方)

 

這就像有人在烘熱地板,如果你不移動腳板,就會被燙傷,不得不也跟著起舞。

 

問題是,那些拒絕加速進化的人會迷失方向而無所適從如果他們堅持要緊抱住舊系統,這個世界會讓自己過得越來越辛苦,他們內心中的恐懼感(攻防心理與自衛本能)會跳出來咬他們的鼻子(自作自受)。如果他們有注意到是自己造的孽,情況會更糟(不懂得如何處理,怎麼想都不會明白整個機制如何運作),結果會像是發瘋那樣(起笑,談話內容跟社會趨勢格格不入),無法適應新的環境和(社會人文)生態。

 

因此,那些選擇坐著等待的人很可能就會住在自己打造的地獄裡,要生存(脫離人間苦獄)的唯一辦法就是(正面面對)處理自己的垃圾,向前走,成為一個品格完整的人,重新得回自己的神性力量

 

只有乙太身的人才能在4D和5D世界裡存活,但不表示有人會從外太空過來把每個人都變成是乙太身。意思是說,如果你不肯轉換自己的身體成為乙太身(比如繼續吃肉和維持粗糙的肉身),你的身體很快就會出問題(然後被大環境淘汰),因為換身是必要的。

 

這個必要使到很多人在往上的一道橋移動,也就是說,他們在個人的(靈性)進化路途上前進,多數人的做法就是正面處理生活中面對的各種問題和挑戰(學到東西,得到優良的心理素質),當然也有更多人在尋找各種方法和知識體系讓自己跑在人類前頭(以便更好地幫助落後在他們身後的人)。

 

清理在這裡是一個貼切的形容詞。大約70億人會在不久的將來完成清理自身垃圾(低頻率和負面能量)的整個過程,不只是一個好點子而已,而是他們必須這麼做。

知道怎麼做就能一帆風順,與其等著生命把東西丟到你面前,倒不如有系統地清理,即使那些東西還沒成為生命的負累。

 

不過,清理的角色也改變了,不再是那種有權威又有效的課題,鼓動人們按照步驟和指導去做。很多人都已經有那個動力,自己也在行動中,即使還沒開始清理,清理辦法只不過是導師們的工具去指引人家更順利地清理自己的問題。

 




本段完







3D與4D人的伴侶關係




本文將靈魂伴侶的抽象概念具體化,容易理解也很實用。比較舊的3D人和新的4D人如何看待感情,愛情和兩性之間這個千百年來都糾纏不清的複雜關係,其實可以很簡單,本來就不複雜,是3D人把關係搞砸()了。從兩者的不同之處看到自己在哪裡,也看到未來新世界的兩性關係可以發展到什麼程度,也看到希望和可以達致的更高目標,就再也沒有遺憾,沒有悲傷,沒有孤獨,沒有失戀,沒有遺棄,更沒有愛恨情仇,只有(也剩下)愛可以永續不滅。



這是通過社會學的觀點來比較不同次元裡的人會有的不同關係,每一個次元都是一個配套,每一種關係都會在3D或4D的版本裡表現出那一個次元裡最多的特徵,而不是結合兩種不同次元裡的版本。



3D人的關係         


,到頭來還是不懂得愛是什麼東西,狹隘的私愛是作繭自縛,自尋煩惱,無法掌握得住對方的愛)

 



我用明和暗的操縱法來滿足自己的需要,這樣就能保護自己不害怕失去。

我把自己的伴侶當成是我需要的人,而不是當他是原本的自己。

 

(註:呼之則來揮之則去的人才是自己需要的奴才,而不是一個自

在這個次元裡通行可行也很習慣的關係通常是:

 

分裂

分裂只是一個幻覺。

從上帝的源頭分離。

跟彼此分離。

跟自己的某一部份自我分離。


(註:有分別心,有優劣之分,有階級之分,什麼都要衡量分出個高低是3D人的基本習慣,如果衡量不出來就好像會失控似的)

 

神秘

保留訊息不讓人知道。

有了秘密,我的伴侶就永遠無法知道真正的自己,自己也跟自己的大部份分離。


(註:在3D的客觀生態環境下,必須給彼此一個空間,保留一點自己的秘密,不過也有人利用這種空間來為自己謀私利,隱瞞對方佔到便宜,其實到頭來還是在為自己服務,以自己的利益為終極目標,愛的關係只不過是個空架子罷了,沒有實質的內涵和意義)

 

一夫一妻制的恐懼感

憑著一夫一妻的關係,自己就不必再處理跟其他人的關係。

因此,自己會感覺隔離的“安全”。

 

(註:關係必須確定和固定下來互相套牢了才沒有疏離感,有安全感和安定感,其實也跟其他人的關係隔離開來,圈子反而畫得更小)

 

愛的條件

我會愛你,只要你能滿足我的需要符合我的期望。

如果你辦不到,我就會收回我的愛。

 

(註:愛不是交易,也不能交換,附帶條件的都是交易,沒有真愛,愛若不真,就是假的)

 

承諾

我需要投入與承諾,為了避免跟其他關係引起的恐懼感。

承諾是3D裡的幻象。承諾從來就沒保證過任何人的安全。承諾只是讓人想像或感覺自己有保障。

 

(註:不要假設承諾就一定要做得到,陶醉在承諾中,事實上不是每一個人都把承諾當承諾來說,可以利用承諾讓別人感覺良好,也符合自己的更大目標。承諾只是可以使用的工具之一,沒那麼重的份量。隨便承諾的人要當心,也別勉強別人承諾辦不到的事情來暫時滿足自己的心理需求)

 

期望

我用盡各種辦法要我的伴侶滿足我的期望和需要,我用我的伴侶來滿足自己。

 

(註:只愛自己的人才需要利用伴侶來滿足自己的需求己要愛的人。愛對方就不會把對方當成奴隸來使喚)

 

控制的必要

我不認為每一件事都為我好而發生,因此,我就需要控制和塑造關係,這樣就可以按照我要的形式存在,這樣我才感覺到擁有這樣的伴侶。

 

(註:因為要佔有,就會害怕失去,就需要控制把握住不讓對方溜走,就可以獨家擁有)


關係的進展比個人的成長還優先


(註:關係成了一方或雙方要妥協甚至委屈求全或壓迫強求的目標,卻忘了自己也該成長才能搞好關係)

 

依賴

我依賴也需要外面的另一個人才能快樂。

 

一個人無法完全愛多一個人

3D人強調二元性。

如果我的伴侶也開始愛另外一個人,就是說他或她會愛我比較少。這也是一個幻覺。

 

(註:見一個愛一個在玩弄感情對伴侶不忠跟大愛與真愛不同,還差很遠,不要錯把花心當博愛)

 

很少花時間跟我在一起的伴侶就不好


(註:不能常見面的感情就維持不下去,因為3D人的關係有距離的限制,必須能見到人的才能愛)


 



4D人的關係



在這個次元裡很普遍可行的關係是:

 

統合再統合

每件東西和每個人其實都是有關聯的。

 

誠實加坦白

完全對伴侶誠實。因為誠實,伴侶才可以看到真正的那個人。誠實也就是當個百分百的自己,不因為擔心伴侶會不高興或者想要維持這個關係就收起個人的意見或訊息。

 

你永遠無法真正知道或預測什麼事會傷到對方,或者對方對自己的誠實有何反應。因此就不要假設和猜測對方對自己的誠實不做作的溝通方式會有的情緒和反應。

 

(註:誠實也需要智慧,以不傷害到對方為前提,在適當的時候說恰當的話,要不然就變成魯莽或莽撞。總之,做什麼事說什麼話之前要先設身處地為對方著想,意圖要純淨,讓對方受益)

 

選擇的關係

選擇一夫一妻的關係或者一夫多妻或者多方忠誠。

 

每一種關係都沒有內在的對或錯,全都是中性的,任何一種關係都好。如果你選擇一夫一妻,不表示你的伴侶也得選擇一夫一妻的概念。

 

(註:尊重每個人選擇的自由而不是強迫你所選擇的人也必須要跟你的理念一樣,如果不一樣,有衝突有矛盾,就不要選擇那樣的人來當伴侶,給自己和對方徒增煩惱)

 

無條件的愛

即便對方無法滿足自己的需要和期望,還是愛對方,愛對方那樣的人而不是想要去改變對方。

 

(註:如果真的愛一個人,不必因為無法在一起了就收回那種愛,收得回要討的都是用來作交易的籌碼和利益。如果無法愛對方,就倒回來問自己當初開始時是愛對方的什麼東西?為什麼那種愛會褪色?)

 

活在當下

承諾就脫離了當下,活在當下就不需要承諾,因為你相信未來自有分寸,船到橋頭自然直。

 

(註:珍惜當下的每一刻,不需要展望未來,不必立下山盟海誓去努力實現,做不到的話才來感到內疚自責或互相責怪,沒人有那麼大把握和能力確保未來就一定會按照自己要的方式展現,就謙虛一點,承認自己的能力不足之處以及可能辦不到的事情,就不要隨便承諾)

 

沒有期望

信任伴侶,沒有期望,可以享受在一起的時刻,但還是不附帶期望。

 

(註:有期望就會有失望,就得面對求不得之苦,得到了也只是自我感覺良好罷了,可能還維持不到一分鐘的感覺安慰)

 

允許

允許伴侶當他自己,不做作就能看出他是什麼樣的人。

 

(註:看穿假相看出原貌的辦法就是看到這個人如何對待其他人)

 

絕對信任

相信每件事都是為自己的好而發生,因此,就沒有慾望或需要去控制伴侶。

 

(註:重要的是自己學到了什麼,長什麼樣的智慧,而不是盤算得失的多寡)

 

個人的成長比關係的進展還優先


(註:個人成長了,成熟有智慧也有愛心,跟任何人都可以搞好關係,除非對方還很幼稚,繼續傷害別人還不知道)

 

自給自足

承認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實相的造物者,因此,也只有自己能給自己帶來快樂。

 

(註:不要依賴對方來替自己實現夢想,也不要期望對方必須配合讓自己感到快樂)

 

一個人可以完全愛多一個人

4D人強調多樣化多面向。不論自己的伴侶愛多少其他人,也不會減少給自己的愛。不論自己也愛多少其他人,也不會減少自己給伴侶的愛。

 

(註:博愛和大愛給任何人都一樣,給伴侶的私愛只是大愛裡的一部份,不因為私愛而丟了大愛,也不允許伴侶給別人的大愛。不過,要分清這一點就需要有成熟的4D意識,才不會把花心當博愛)

 

跟我見面相處少的伴侶也好

如果真的無條件地愛自己,跟自己相處的時間以及跟伴侶相處的時間不論長短,價值都是相等的,你愛自己跟愛伴侶一樣的多。因此,獨處以及跟伴侶相處時都一樣的很享受,跟伴侶相處的時間比較少也沒關係。

 

(註:不要再用時間的長短多寡來衡量關係的好壞,而是相處時的素質)

 

快樂,喜悅,狂喜

4D人的關係是以觀念和理念來維持的,從來就沒有痛苦存在,只有快樂,喜悅,狂喜。

 

(註:不必局限在肉體上的歡樂就可以享受到思想上的同步協調或心電感應的聯繫)

 

結束一個關係不會製造痛苦和損失

覺察到這個關係已經對兩個人沒好處時,就和諧平靜地結束。承認這個關係已經在分道揚鑣,就允許它結束,不必傷感,剩下的只有愛。

 

(註:因為愛而放飛,給對方也給自己自由,愛依然存留在心中,哪來的感傷?除非感嘆沒得到自己要的東西,愛不是還在你手中嗎?不能再給另一個人嗎?)

 

感覺跟另一個特別的人有所聯繫

即便伴侶在遠方(空間),即便很久都沒見到伴侶(時間),還是能感覺到彼此的聯繫。分離只是一個幻象,心的聯繫才是真正的現實。

 

(註:你可以見不到對方,也很少相處,如果彼此的心都一直在聯繫著沒斷沒放棄的,你不願意承認或者嘗試忘掉都不行,都自動不必想也會出現在彼此的夢裡。如果是自己單方面在想而已,對方的星光體就不會願意也出現在自己的夢裡跟自己互動,出現了也分辨得出來是自己在想還是跟對方在星光層裡會面,只有自己最清楚,不要給自己找藉口,誠實地面對夢的提示,再去跟對方確定證實)

 

對自己生氣

只氣自己製造出自己不要的現實來面對。

 

(註:不會把氣出在別人身上)

 

創造自己的實相

自我負責,自我強化。

自己創造自己的實相,還包括別人對自己的行為的反應。自己從不傷害任何人,也不會受到任何人的傷害。只對自己為別人的評語和行為所產生出來的反應負責。


(註:一切外在的事物都是不真實和虛幻的,只有自己的起心動念和情緒反應才真的會影響到自己,當然也會影響到身邊的人)

 

為自己付出給伴侶以及這個關係負責

我對於這個關係的意圖是純淨的。

我百分百信任伴侶。

我以自己的品格為伴侶付出的一切負責。

 

(註:不怪對方不配合,對方背叛了也不責怪,而是尊重對方的選擇,放飛(或放生)時也別把愛一起丟掉,還可以再循環使用,很環保,不浪費,不要因為分手而毀了自己的品格,不要再繼續互相傷害,結怨結仇,很不划算)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如如 的頭像
    如如

    如如~第五元素

    如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